点击这里给金令牌猎头顾问发消息
 金令牌首页 金令牌猎头 十佳职业经理人评选 最佳雇主评选 加入俱乐部 《职业经理人周刊》 会员区   薪酬调查报告登录  
Rss订阅
金融投资猎头
《职业经理人周刊》 猎头公司
职业经理人俱乐部首页 >> 经理人资讯 >> 金融投资 >> 行业动态 >> 正文

信托行业2012年发展述评-兴奋 忧虑以及莫名的痛


  《职业经理人周刊》   猎头班长v微博   微信:AirPnP   2012/12/31
猎头职位搜索
猎头|自助猎头
兼职|推荐人才
   如果用最简短的词汇概括2012年的中国信托业,可能是这样两个词:兴奋和忧虑。但是在这两个词之外,2012年的信托行业还在感受着另外的一个词:痛。
  最大的兴奋无疑是从管理资产规模上,信托行业已经超越了保险,在金融子行业中蹿升到第二的位置。有数据表明,截至今年11月末,信托行业管理的资产规模达到6.98万亿元,保险行业管理的资产规模为6.92万亿元,信托首次超越保险占据了金融子行业中“老二”的位置。
  兴奋的原因最直接的肯定是因为规模扩大带来的真金白银。对截至2012年4月30日公布完毕的信托公司年报统计表明,截至2011年12月31日,信托行业管理的资产规模为4.8万亿元,63家信托公司当年净利润达到230亿元,人均利润达到311万元。信托行业2012年的利润情况还要等到明年4月30日以后才会公布,但是在整个信托行业“通道”业务越来越少,主动管理业务越来越多,信托利润率也相应地越来越高的情况下,2012年信托行业的净利润将达到何种水平,根据管理的资产规模也应该可以大致推算出来。
  有了钱带来的自然是行业内员工收入的增加,让信托人说到自己的职业可以更自豪;会是股东的投资获取回报,让股东在自己成功的投资案例中再添一笔。而对于信托公司的管理层,可能还意味着可以有资本吸引更优秀的人材,打造更有利于公司未来发展的高素质团队。对于行业,则可能意味着整个行业认知度的提高和社会影响力的增大,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信托,更多地希望使用信托这一工具,信托未来的合作伙伴会越来越多,业务会越来越好做。如果说规模的增长给信托行业能够带来什么?这些应该是最直接的。从“坏孩子”到默默做事不被关注,再到短时间内行业规模跃居金融子行业“老二”的位置,这些也的确值得信托人为之兴奋。
  但是2012年,信托的忧虑似乎大于兴奋,不同层面的人忧虑也有所不同。
  行业监管者忧虑的似乎更多地是在信托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深层问题。在不久前召开的“2012年中国信托业峰会”上,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就曾指出了信托公司发展中的四大问题:其一是粗放式增长,很多信托公司高速增长的背后是明显的质量不高和后劲乏力,提高资产管理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建立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将是长期艰巨的工作任务;其二是亲周期发展,机构业务发展呈现出亲周期式风险轮动特征,产品设计紧随市场热点,产品期限短期化,无法逾越完整的市场波动周期;其三是行业发展趋同,短期利益的冲动,政策调整期的博弈套利,新公司向大公司“学表不学里”的跟风,人才的行业内部争夺,使众多公司固步于以融资为主的初级发展阶段,对信托本源价值的挖掘不深,坚守资产与财富管理特定领域、肯于长期人才与技术投入、具有长远发展战略眼光的公司不多;其四是为当前股东利益最大化服务,很多职业经理人单纯从积累业绩出发,一味追求当前股东回报,不愿意静心做有利于行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忽视了制度本源的重大商机价值。正如蔡鄂生所言:上述问题在信托公司这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如何有效解决信托公司发展中的问题,摆脱周期式摇摆的夙命,防止风险聚集,是在市场激烈竞争中赢得主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与监管者所忧不同的是,信托公司的经营管理者所忧虑的应该更在于风险的不断暴露。对于信托行业,2012年似乎可以称之为“风险年”。从艺术品到矿产能源到房地产再到工商企业类信托产品,几乎每一个领域都有产品被媒体爆出风险。这种信托风险的暴露甚至给人这样一种感觉:信托风险是否有可能成为2012年的热词?
  在经济下行过程中,出现风险是正常的现象。即使如银行这样在中国金融子行业中最成熟的行业,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不良贷款率也一样出现了上升。所以对于不断暴露的风险的忧虑仅仅是公司经营者在微观经营层面压力的感受。但是对于信托行业来说,这种微观压力的感受因为被不断放大已经变成了一种痛。
  不久前有熟悉信托行业的知名人士曾经在微博中用无奈的语气留下这样一段话:信托人必须吃得了苦、受得了累、扛得起刚性兑付、挨得了骂。金诚同达(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许海波的一个微博也曾经引起很多人的共鸣。许海波在就一段时间以来被爆出的信托风险进行了分析后留下这样一段话:最近一段时间黑信托的人挺多,有的是不了解,有的是故意炒作,有的是别有用心。作为金融产业的重要分支和手段,业内的人要理性、自省、自信。
  或许用“黑信托”这样的词汇去形容被放大的信托风险可能有失偏颇,但是信托风险被放大却是一个事实。去年4月由全国人大财经委、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国务院法制办、中国银监会共同举办的《信托法》颁布十周年纪念研讨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奚晓明曾给出这样一个数字:2006年至2010年5年间,人民法院共受理一审信托合同纠纷案件294件。他同时表示,总体来说信托纠纷案件目前数量较少,在民商事案件中所占比重更小。如果从2007年“新两规”颁布开始计算,可能信托纠纷案件更少。有高法人士也曾经对记者表示,所谓信托纠纷案件中,还包含一些与信托公司没有关系的“假信托”。所以从行业角度看,信托仍然是最安全的,这也是信托产品之所以能够吸引投资者,以致经常出现信托产品被“秒杀”,并在短短几年内迅速扩张规模的原因之一。也正是因为这种事实与外部舆论的不吻合,使得被放大的信托风险成为了很多信托人心中的痛。
  一些信托产品出现风险是事实,信托产品仍然是最安全的产品也是事实,所以造成信托风险被放大不可能用“黑信托”来简单解释,也不能完全用“记者不专业”来解释。排除一些不能摆到桌面的因素之外,其中的原因至少应该还有两点。
  首先,几乎在所有投资类产品中,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在资金投向上是最透明的。哪个地区、行业,甚至是企业出现问题,只要在网络上搜索,马上可以知道有哪些信托公司涉及其中,这也就成了一些媒体人关注信托最简单的方式。而银行理财,甚至银行贷款等,可能外人并不能如此简单地获取资金投向、规模等等信息。因此与其他很多行业比较,最透明的行业反而成了众矢之的。全行业每个月出一个风险,各家媒体争相跟进,一年中就会热点不断。其结果就是:几片乌云聚集到一起就能让人感觉黑云压顶,信托风险就这样被无意中放大了。
  其次,从信托行业自身看,从不断被清理整顿到默默地不被关注,再到短短几年内成为全社会注目的行业明星,信托行业的媒体意识与行业规模、社会影响力严重脱节。很多信托行业内的人,甚至包括许多信托公司的老总不敢与媒体打交道,也缺少对媒体的认识。因此就造成了对于信托的很多专业性的问题,业内人不说业外人乱说,使得媒体和社会对信托行业产生许多常识性的误解。
  兴奋、忧虑以及可能一些信托人自己都搞不清楚缘由的莫名的痛组成了信托行业纠结的2012年。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兴奋、忧虑甚至是痛,都是成长中必须经历的感受。(来源:金立新 金融时报)


我们尊重原创者版权,除非我们确实无法确认作者以外,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本网转载文章完全是为了内部学习、研究之非商业目的,若是涉及版权等问题,烦请联系 service@execunet.cn 或致电 010-85885475 删除,谢谢!

  网友对该信息的评论  (评论帖子仅为网友之间的交流,不代表本站的观点) 1条评论
主题 作者 跟帖/点击 日期
·信托业2013年年度策略报告:信托,走你! 网友 0/1600 2012/12/31

发表评论:
主题:
内容:
匿名发表 验证码: 登录名: 密码:   个人 企业
发帖须知:
一、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二、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三、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四、您在本站发表的言论,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五、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金令牌猎头
企业找猎头   职业经理人找猎头
金融投资行业相关资讯
更多>> 
金融投资行业焦点企业对话
更多>> 
金融投资行业相关职位
更多>> 
金融投资行业相关企业
十大猎头公司推荐金领职位
关于我们 | 招聘猎头 | 猎头 | 自助猎头 | 悬赏招聘 | 十佳职业经理人评选 | 年度最佳雇主评选 | 会员登录 | 企业 | 职位 | 设为主页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搜索 | 猎头招聘 | 猎头公司 | 《职业经理人周刊》 | 职业经理人俱乐部 | 沙龙活动 | 资讯 | 刊例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版权所有  猎头服务热线:010-85885475 E-MAIL:club@execunet.cn
京ICP备0502590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01605号
点击这里给金令牌猎头顾问发消息 猎头顾问